第(2/3)页 “不可!” 应天巡抚白允贞与杨名深同时回答道,完全没有任何思索。 “说说为什么”,朱由检有些奇怪,这俩人初始还意见相左,现在却为何又出奇地保持一致。 “陛下,应天府为保证一等公民之福利尚且财力难以维持,若一二三等公民和一等公民待遇一样,臣的应天府也只怕得垮了,朝廷估计也支持不住,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如果让一二三等和三等公民一样,一等公民肯定不愿意,他们现在很多都是有学识的士子,你让他们抛弃自己的特权,等于逼他们造反。” 应天巡抚白允贞说道。 “若一二三等公民和一等公民一样,商人们依旧没办法通过雇佣低廉价格的劳力来获利,只怕还得去更远的地方开工厂,如果和三等公民一样,如同抚台所说,国内的亿万一等公民不会答应的,他们已经是特权阶层,再让他们放弃特权,他们会没办法接受的,包括微臣自己。” 杨名深说道。 朱由检听后不由得笑了起来,这简直是矛盾的,弄得他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。 但朱由检还是不由得问了杨名深一句: “既如此,为何你们银行还是在南京莫愁湖,而没有去大明新设的东瀛或者乐浪?” “银行和工厂不一样,我们更需要懂钱法的一等公民,不需要苦劳力; 微臣宁愿和南京和北京的大学堂合作,提前训练与雇佣几个生员为大明中央银行注入新的钱法管理人才,也不愿意跑到海外去先让一个三等公民学会汉语再让他学会钱法,然后再让他管理钱财,甚至微臣还得保证对他足够信任; 所以银行用二等三等公民是不划算的,至于一等公民的高成本,对于他们创造的财富而言根本不算什么。” 杨名深说着的时候,便有两衣冠楚楚的人过来向杨名深和白允明打招呼:“杨先生好、白中丞好,这位先生是?” “鄙人姓朱”,朱由检戴上了大明最新版的墨镜,以此掩饰了自己的身份,避免被这些大明百姓看出来。 第(2/3)页